韦力生
作为省科协青少年创新大赛、生物百项竞赛的评委,我曾遇到过很多令人感动人和事,尤其是一位乡村教师,至今叫人难以忘怀。
那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一份《常熟虞山地区农作物的物候期观察》,严格地讲,行文的格式并不十分规范,观察方法也算不上先进,但是,材料上所反映出的一种精神,却令人感动。我记住了指导老师的名字——桑楠。
在厚厚一大摞材料中,可以看得出,那是一个经济条件并不太好的学校。装订标本的卡纸,是用废报纸和白纸裱糊的;记录本,则是从旧的作业本裁下来,用针线装订起来的;所有的文字和图片,均是手写手绘而成,显然他们还没有电脑。
材料记录了对当地几种农作物——水稻、小麦、大豆、玉米等的生长周期的观察研究。纸张、工具虽然简陋,却装订得十分工整,毫无零乱之感。尤其是本子上的内容,出自孩子之手的字迹稚拙而认真,一笔一划整齐而且严谨,具体而且详实,这些外表朴实无华的材料,反映出师生们的无数心血和汗水。
每种作物,从浸种到收获,连续一百八十多天甚至更长,按时间先后,有条不紊,一天不拉。真是一份难得的翔实资料。记录本的每一页上,都记录着当时的天气、温度及他们所看到的农作物生长状态,有一些地方,文字叙说不清的,就配上画图。末了,还有孩子的观察心得。老师的批语,同样是一笔一画,写得工工整整,简直像书法家的蝇头小楷。
那是一种脚踏实地,力图改变家乡面貌的精神;是一种坚韧,一种一丝不苟的认真精神;是一种毫无夸张、实事求是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科学研究最需要的,最难能可贵的精神。我被这种精神感动,同时,也为他们缺少必要设备和专业的辅导而感到遗憾。后来,和当时负责此项工作的周琴秀老师谈起这事,表示了我的感动与同情。
几个月后,一个夏日的中午,单位门卫师傅通知说有人找我,我走出大楼,迎面上来一位陌生的老者和四个十来岁孩子,从衣着和肤色看,好像来自农村。老者看上去五十多岁,衣着朴素得有点褴褛,他拿出一张小纸片,上面写着我的名字和地址,是周琴秀老师的笔迹。“你是桑楠老师?”我脱而出,他点了点头。
没有任何寒暄,我带他们参观了标本馆、图书馆、实验室、苗圃等地,我们边看边谈,桑老师和学生一直在小本子上记录着,不时提一些问题,我们谈得很长,很投机。直到单位下班班车开动。这时我才知道,他们为了节省十几块钱路费,竟然是从长途车站步行十几公里,一路上啃着从家里带来的烙饼,走到植物园的。这让我又一次,深受感动。
第二年,一份《常熟地区野生植物花朵的观察和研究》,熟悉的朴实风格,熟悉的工整字迹,果然是桑楠老师的学生做的,我带着挑剔的眼光,仔细阅读所有材料,却找不到一点儿错误,所调查的物种在数量上,竟然和科研机构掌握的数据一点不差,尤其是花朵标本的制作,无论是整朵花型的保持,还是解剖部分,乃至示意图,文字记录,这种专业性颇强,技术要求很高的工作,他们竟能做得如此到位,堪与专业科研部门比美。
科协将这分材料作为省里的一等奖,推荐到北京。在首都,它征服了所有评委,捧回了唯一的一个金奖。此后历届评比,他们都会有新的题目报来,桑楠老师,几乎成了到全国获奖的“专业户”。
在我们许多中、小学里,有很多老师也像桑楠老师那样,在辛勤地耕耘着,中小学生中有些优秀的科技人才幼苗,需要人们给予浇灌和培育;同时,在许多高校和科研部门,一些热心于科学事业的专家,迫切需要接班人。但是,“幼苗”却往往和“园丁”却往往不在一处,让他们错失机会。是科协,为他们搭起桥梁;牵起了红线,为“幼苗”找到合适的“苗圃”和成长园地。他们,为培养科技事业做着贡献。他们,是更优秀的耕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