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双减”活动开展以来,连云港灌云县科协积极作为,主动融入,牵头并参与助“双减”活动,与县教育部门校内外结合,同向发力,通过开展一系列富有特点的科普活动,不断提升助“双减”活动的质效。
打造一条线路,为助“双减”配上“导航仪”
灌云县科普资源丰富,形成了以县科技馆为龙头的具有一定县域特色的科普场所。在县生态园内建设了以农耕知识为主体,花虫鸟鱼、树木果林等元素构成,集参观学习和动手实践相结合的科学实践基地,2020年被省科协认定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灌云县院士风采馆充分展示了灌云籍六大院士的成长成功历程,内容丰富丰满,近距离地传播科学家精神,2022年被认定为国家级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县气象协会打造的气象科普馆,积极融入到全县大科普之中。县科协依托丰富的科普资源,精心打造了一条科普“一日游”线路,将县科技馆、科普实践基地、院士风采馆、气象科普馆有机串联起来,为助“双减”配上方向“导航仪”。“一日游”专车定期发班,有效地把学生吸引到科普场馆中来。截至目前,共发科普“一日游”专车三趟次,70余名学生参与活动。
开放两大场馆,为助“双减”装上“风火轮”
首先是全天候开放县科技馆。在做好疫情防护的前提下,七大展区、两大特色馆全部开放,县科技馆成为广大中小学生暑期首选打卡地,共接待学生约4000余人,承办了全国机器人分点赛区的比赛,开展了“中秋科普”主题活动,举办3场次儿童手工操作比赛,对接了三场次科普社团活动。在“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为学生群体安排了7场次主题活动,近500名师生参与。特别是垃圾分类馆和卫生健康科普馆的开放,丰富了科普内容。其次,全天候开放青少年科普实践基地。在农耕馆,学生全面了解了从古至今农民的生产生活、季节农谚、生产农具的时代变迁。基地还开辟了种植园,可以认领“亲子小地块”,随机种植时令作物,管理者定期向学生反馈作物长势,以此增强他们的成就感。此外还专门设置了科普书屋,建筑了微长城,建造了动植物园,让学生们学在其中、乐在其中。两大场馆的用好用活,为助力“双减”装了“风火轮”,增加了厚度,提升了动力。
引导三类课堂,为助“双减”打造“三叉戟”
灌云县科技馆充分利用校内“双减”时间,组织三类课堂,驱动“双减”成效。一是动手实践课堂。线上线下结合,以垃圾分类拼图、模块组装、电脑编程等内容,由讲解员分组进行教学辅导,学生们积极参与,不但激发了热爱科技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专注度。二是专题科普竞赛课堂。发挥展品电子化特点,分批组织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航天、地震、清洁能源等知识对抗赛,优胜劣汰,既增长了科技知识,又提升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三是科技名师辅导课堂。由县内科技名师、机器人协会等专家定期开展专题辅导。对接县城内各中小学社团,将校内特色社团活动移到科技馆,增强了教学的带入感。目前,县科技馆共开展3类课堂12场次,550余名学生参加活动。三类课堂开动了助“双减”活动的“三叉戟”,切实将助力“双减”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