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英才计划井冈山暑期活动学生体会分享:信仰是怎样的

以前看过中央台的一则公益广告,叫“捍卫常识,建设理性,寻找信仰。”我一个同学说:“由此看来,常识我们是有的,只需捍卫;理性有一部分但不全面,所以要建设;信仰则是完全没有的,还要寻找。”

我们来到基地,看的听的最多的便是“让信仰点亮人生”。一周的参观学习之后,对于信仰,我又产生了一些新的理解。

白岩松在他的文章中说:“中国十三亿人中,一亿人将宗教作为信仰,用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教义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还有一亿人信仰共产主义;剩下的十一亿人没有信仰。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我们的社会已经走到了一个危险的时代,道德的底线被不断突破。牛奶中可以有三聚氰胺,老人可以倒地讹人,有些人为了自己不高兴就可以随时夺走他人的生命。缺乏信仰的人,在一个缺乏信仰的社会,便无所畏惧,便不会约束自己;就会忘记千百年来前人的古训,就会为了利益,让自己成为他人的地狱。

信仰是重要的。如果说物质发展是在盖楼,那信仰就是安全网。盖第一层第二层的时候,没有安全网还好,掉下来也摔不伤;盖到第十层的时候再没有,则为时晚矣。今天的社会物质飞速发展,信仰的重建迫在眉睫。我们来到井冈山了解革命精神和革命历史,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从而树立起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的价值观和信仰。

在井冈山的五天,我们记住了太多的故事。从宁死保护印章的村民,到与敌人指挥官共同跳下山崖的女孩,还有用脚趾蘸着鲜血写下“革命成功万岁”的战士。面对敌人,他们不屈服不投降;面对革命,他们献青春献终生。那是1927年,谁也不会料到20年后人民真的可以当家作主,没有人许诺会有怎样的未来,支持着他们前进的是信仰。永不熄灭的革命火种从八角楼中的一根灯芯开始,以星火燎原之势最终点亮了整个中国;永远飘扬的红旗从井冈山头插上了天安门城楼。何等的气势,何等的力量,其源头只是对共产主义的信仰。而今面对烈士纪念碑和墙上密密麻麻的姓名,我们仍怀有最崇高的敬意,这就是历史的重量,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有了信仰便会有信念,有了信念才能有信心。革命如此,科学也如此。

每天晚上的话剧也总让我们收获深切的感动。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但无数科学家毅然放弃了国外优越的条件回到祖国,只因为祖国需要他们。“不知道”“不能说”,为了新中国的科技国防事业,他们甚至顾不上家人,只为中国能真正站立起来。他们是有骨气的读书人,是压不垮的中国人。

我说过,我来井冈山干的是三件事,一是游历,二是了解,三是感悟。其实这些天我一直在思考,在当今的社会,我们需要怎样的信仰,又应如何理解信仰?时代赋予这个世界太多物质的诱惑,远离了革命炮火的我们又应相信什么?

我时至今日都坚定地相信共产主义,相信党和国家的明天。诚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甚至直至今日,错误与不足都在发生,但新中国六十六年来解决的问题远比出现的问题要多得多。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从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走到了今天的基本小康,从饱受欺凌走到今天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此庞大的人口如此复杂的国情下,前无古人,后难有来者。艾青的诗中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我还信仰科学,作为英才计划的一名学员,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科技是如何深刻地造就并持续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始终愿意在今后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推动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这是一种责任感,也作为一种信仰支撑我前进。

以上两条仅是我个人在一直践行的,但接下来却是我认为所有人都应做到的;这已不能说是一种信仰,却是一切信仰的基础,就是自我尊重。只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只做对得起自己的事,绝不昧着良心行事,绝不夹着尾巴做人。如同红军当年一样,在社会的离奇、诱惑与艰难中保持人性的尊严,赢得自己的尊重。这并非易事,却很值得。

最后,感谢中国科协和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各位老师,感谢所有同学的陪伴,作为班长感谢组员的配合。在井冈山的五天,我过得充实而快乐。(作者为英才计划学员:南京外国语学校 刘麓成)

主题词

继续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