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殿堂 人文的畅想

  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七月酷暑,烈日炎炎。我与来自中原各市的同学们一起来到“三大火盆”之一的南京,开始了为期五天的科学之旅。

  我们有幸聆听了来自院士的教诲。南京大学吴培亨院士的"科学与艺术"为主题的讲座,“科学家要懂点艺术,艺术家也要学些科学。”吴教授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有科普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有创新的民族才是有发展的民族。”这般深刻的话语激励着我们对科学的热爱和对创新的追求。东南大学缪昌文院士“成功——成才——成人”的讲座,“欲做事先做人”的殷切教诲令我铭记要做个具有优秀品质的人。还有顾宗泽教授“生物医学与生物电子学”的报告也令我们受益匪浅。顾教授还在与同学们交流的环节中讲到他与学生相处的坦诚,做为老师的责任,实验室中的温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东南大学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们科技之旅不可不说的地方。3D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生物电子实验室……在这里我们体验了许多闻所未闻的先进仪器、产品,了解了国家科技的前沿,看到了科技工作者的严谨与辛劳,也被实验室中温馨的一幕幕所感动……在这里我们自豪于我国先进的技术,也钦佩于科技人的付出,在这里我们重新认识自己,也坚定了未来献身科学事业的决心!

  东南大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李文正图书馆了。不仅因为它是校园的地标建筑,也不仅因为它有丰富的文献资源,更是因为它启发我对人生的思考。

  在“李文正图书馆”的巨大牌匾背面镌刻着鲜亮的“止于至善”的金字,设计者要让每一个从图书馆走出的人都铭记它。“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李文正捐书育人;止于至善,东大校友不忘回馈社会。罗曼•罗兰说“伟大的人是懂得感恩,奉献的人。”怀着感恩的心汲取知识,在工作生活中不忘奉献自己。“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愿作落红,止于至善。

  在东南大学,我们还有幸与哥哥姐姐们一起参与了课外科技作品展示交流会,聆听学长学姐们对科学的感悟。在接触我国科技前沿产品时,同学们跃跃欲试,体验科技为我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高效,也提出了各种犀利的问题,都得到了哥哥姐姐们细致清楚的解答。

  在辗转校内各处参观几天后,我们终于走出校门,得以一睹南京的风采。

  六朝金粉地,十里秦淮河。提起南京,人们总不免与繁华联系在一起,实际也确乎如此。在去中山陵的路上,我们就领略了南京现代都市的气息。时尚而不乏积淀,那是六朝历史的痕迹。我们带着敬畏之情攀登钟山上一级级的石板路,在钟山之巅环望四周,都市在脚下蔓延,拜谒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山陵庄严肃穆,宏伟浩大,令人感受到那个动乱时代革命者伟岸不屈的精神。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巷子在秦淮河边,窄窄的,用青石板铺成的路面两边是矮矮的仿古建筑的民房。一切似乎很普通,令人以为她不过是一条平常的江南小巷,这便是一点也不普通的乌衣巷了。将历史推回一千七百多年,当时只有八百多年历史的建业远没有今日南京这样大的地域。秦淮河畔,朱雀桥边的这条小巷中已经有一队队身穿黑甲的将士居住、操练、谈笑了。这里是东吴禁军乌衣营的驻地,自然而然人们便把这条小巷称为乌衣巷。后来也有人说“乌衣”二字其实来自王谢子弟爱着玄衣。果然,顺着乌衣巷,经过一个转弯,就可以看到“王谢古居”金色的匾额和其下的一所朱门大府,无疑那便是传说中的王谢堂府了。朱门斑驳,庭院空旷,于是我又不禁想起了萨都剌的“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

  不知该如何打断这绵延的思绪,此时我心中的南京仿佛如一幅幅水墨画般在心头展开又合上。爱南京,便是爱她这革命史诗与秦淮风流交织的传奇。

  南京这座城有无限的魅力,告别是艰难的,我们的心中都充满了无限的感慨和不舍。再看一眼南京的蓝天,依旧那么清澈,让我想起了徐志摩挥一挥衣袖的潇洒。我没有诗人那般浪漫,于是拿起了我的相机留下了一幕幕心动的瞬间。在与南京城分离的日子里,我会记住曾在这片城里

  相遇的朋友们,记住在东南大学一起经历的科学盛宴,以及度过的每一个精彩瞬间。

洛阳理工附中 胡潇文

主题词

继续阅读

评论